NEWS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3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培创新土壤促冒尖成长(两会后探落实•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聚焦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注我院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举措。全文如下: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2-03/23/12/rmrb2022032312_b.jpg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03/23/nbs.D110000renmrb_12.htm

我院基础医学专业于2008年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基础医学仅北大、复旦和川大3个),2010年获批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2020年首批进入国家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强基计划”,2021年获批首批国家基础医学一流专业建设基地。我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培养方案,积极构建具有川大风格、华西特色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狠抓顶层设计,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院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把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长期研讨,班子成员亲任拔尖创新人才执行主任、班主任、学术导师,做好政策解读,完善制度建设,狠抓培养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厚植爱国情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注重把思政教育浸润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22年,学院获批四川大学课程思政榜样课程24门。始终坚持首席科学家与执行主任为拔尖学生亲授思政课,结合专业特点,紧扣时代主旋律,鼓励学生尽早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志存高远,涵养家国情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定期举办基础医学特色的解剖学开课仪式,引导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医学教育家无私大爱精神。将老一辈华西教育家生前兢兢业业、身后捐献遗体的无私大爱精神、华西奋不顾身抗震救灾精神、逆行出征的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进课堂。充分利用川大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全覆盖,激励学生将个人价值和国家医学发展相融合,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解剖学开课仪式

强化过程管理,精准落实改革由学院资深教授组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深入优质中学,科学选才鉴才。严格落实动态进出管理,综合评价学业与创新能力,实施年度考核。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34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四川大学医学基础教育体系建设方案》,制定基础医学教育方案。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广泛征集意见,由教研室组团前往国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水平院校调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举措。积极开展教研教改,设立教师院级教改项目、学生院级科研项目。注重科教融合育人,高水平专家担任学术导师、班主任、学业导师,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近五年来,300余名国内外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来院指导交流,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落实学生成长跟踪与评价,定期调研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改进。

高水平专家学术报告

优化办学生态,推进成果凝练。重视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师资队伍,为学生求学、教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依托华西医学中心平台,邀请来自华西临床医院、华西第二医院的一线医生进入课堂,参与教学,指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基于学院工作基础,由李昌龙教授负责的《以红色文化和卓越学术引领的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院将科学谋划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改进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模式,严格过程管理,为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基础人才培养高地,培养适应国家医学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医学科学家提供坚强保障。